最近一段時期,有關特許經營的負面報道頻頻曝光:大名鼎鼎的“韋博英語培訓”虹口加盟店,居然和300名學員玩“人間蒸發”的游戲,并卷走180萬元的學費,令該加盟品牌遭受非議,同時累及其它加盟者生意受損; 上海某代理保健品的貿易公司,成立不足6個月時間,經營模式尚未明晰,就打出特許經營的招牌,許諾加盟者只需一次性購貨3.2萬元,就可保證50%的毛利,結果因為無法兌現而被加盟者投訴; 某境外咖啡特許經營品牌,以100元加盟費的低門檻,吸引大批加盟者簽約,之后,公司的負責人卷錢逃之夭夭,涉案金額高達幾千萬元…… 特許經營是當今世界成功的商業模式之一,在歐美等發達國家,七成以上的商業企業是以特許經營的模式運作的。在中國,特許經營“背靠大樹好乘涼”的獨特優勢,正被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所看好。據國家商務部統計,我國現有特許經營項目1900多個,經營門店9萬多家,已成為全球特許經營的超級大國。但是,“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”,一些不法機構以特許經營為幌子,變相推銷產品,甚至非法圈錢,令特許經營市場面臨“奶酪”與“陷阱”并存的尷尬局面。 為此,新年伊始,我國頒布《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》,整頓和規范特許經營市場。負責全國首個特許經營資格認證項目的專家、上海工商經濟進修學院院長周元祝指出,導致特許經營市場魚龍混雜的原因,與一些創業者對特許經營缺乏正確的認識,甚至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也大有關系。因此,國家規范市場運作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創業者要熟悉游戲規則,糾正一些錯誤認識,特許經營才能真正成為創業捷徑。那么,創業者涉足特許加盟領域,要規避哪些誤區呢?
特許經營:規避八大誤區
誤區一:任何人都適合
許多人認為,特許經營對創業者學歷、智商的要求不高,任何人都適合;谶@種膚淺的認識,一些創業者在加盟前缺乏對自身性格、能力的冷靜分析,盲目“上馬”,加盟后因管理能力、營銷能力的不足而遭遇各種困難,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。
糾偏
特許經營雖然對創業者學歷、智商的要求不高,但對創業者的性格、能力、經歷則有一定的要求。例如,需要具有理智型性格、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營銷能力等,這些因素甚至決定著創業者能否獲得成功。因此,加盟前最好先多問自己幾個問題:是否具有創業的潛質、是否善于與人合作、是否對特許經營有足夠的認識等。這方面的工作做得越充分,創業風險就越低。
誤區二:任何領域都適合
特許經營分享品牌優勢、分享經營訣竅、分享總部支持的特點,讓不少沒有相關行業經營背景的創業者嘗到了甜頭,同時也讓一些人產生了錯覺,以為只要有特許商的支持,任何領域都可涉足。因此,有些人明明對餐飲業一竅不通,看著別人生意紅火,便義無反顧投身其中;還有些人原本開美容店,因為想轉型而加盟便利店,強扭的瓜不甜,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。
糾偏
市場無限,經營有限。雖然,如今各行各業都有加盟項目,但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市場特點、經營方式等。如果創業者對打算加盟領域的市場空間、營銷方式等有一定的了解,再加上成熟加盟品牌的市場號召力,才能如魚得水,而且,上當受騙的幾率也相對較低。因此,創業者選擇加盟項目時,要有“門當戶對”的觀念,盡可能選擇自己熟悉的行當和領域。
誤區三:進入門檻較低
如今,各類特許經營廣告吹得花好桃好,例如,“5000元加盟供水站”,“2萬元開家飲食店”等,甚至還有“零費用加盟”的夸大宣傳。在這些廣告攻勢之下,一些人便以為特許經營市場進入門檻較低,無需太多的資金投入,就能過把老板癮。
糾偏
特許經營雖是創業捷徑,但門檻并非如想象中那么低。首先,需要一定的資金成本。加盟金從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,一些洋品牌則更高,例如,日本SEIKO咖啡吧的加盟金為30萬元,麥當勞的則高達250萬元。其次,很多知名品牌還設置了資質門檻,對加盟者進行嚴格的考察,內容包括經營能力、資金實力、信譽評價等。俗話說,便宜沒好貨。那些無需多少加盟費、技術又容易掌握的加盟項目,其投資成功率幾乎為零,甚至還有陷阱的嫌疑。
誤區四:什么都是現成的
特許經營被公認為具有“背靠大樹好乘涼”的優勢,因此,很多人在選擇加盟前對未來充滿幻想,認為特許經營是一種“復制成功”的商業模式,特許商已準備好了一切,有成熟的市場和充足的貨源,自己要做的就是
直接“拷貝財富”。
糾偏
天下沒有“免費午餐”。雖然,很多特許經營品牌的商業模式是現成的,但經驗仍需創業者自己摸索。特別對于多數缺乏行業經營經驗及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加盟者,更要認真學習與妥善經營,最好事先參加一些專業培訓,系統學習特許經營的理論知識及法律文件,提高管理和經營能力。正所謂,師傅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如果一味依靠加盟總部這個“靠山”,而忽略自身努力,將難以打開市場局面。
誤區五:包賺不賠的買賣
通過特許經營,加盟者繼承特許商成熟的經營模式,享受集中采購、集中宣傳、專業指導等服務,甚至還可獲得特許商或銀行的財政幫助,這無疑有助于提高創業成功率。但有些特許商趁機夸大其詞,打出“穩賺不賠”、“零風險”的誘人廣告,一些經驗不足的創業者很容易上鉤,以為特許經營就是“特許賺錢”。
糾偏
特許經營只是“借雞生蛋”,無法保證“包賺不賠”。即使在特許經營業最發達的美國,仍有45%的特許經營店在開業5年內倒閉。我國的特許經營業起步不久,市場尚未成熟,魚龍混雜現象較為突出,在這種現狀之下,特許經營更談不上“包賺不賠”。因此,創業者要理性對待,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和心理承受能力。
誤區六:誰的店誰說了算
有不少人認為,既然已是一店之主,如何經營當然是自己說了算,因此在經營中不理會特許商的理念,不接受總部的統籌管理,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經營,甚至夸大產品效果,擅自擬定收費標準,“改良”產品等。結果,不僅侵害了特許商的利益,同時使品牌形象受損,導致顧客大量流失。